-

第二十五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举办

2024-12-12

肥水新质生产力!全国肥料双交会透露哪些新风向?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肥水是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潜力的举措。如何发挥好肥水的关键作用?1023—25日,以肥水赋能 助力产能提升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下称全国肥料双交会)在湖北省武汉市成功召开。大会紧扣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全方位服务土肥水供给侧和需求侧,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探索合作的平台。

作为一年一度肥料科研、生产、经销、推广、使用等相关主体参与的行业盛会,本届全国肥料双交会展览面积超2.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260余家,1500多家企业到会。大会同期举办五大路演、主题报告会、节水增粮专题报告会、新型肥料发展专题报告会、新生代肥料企业家访谈等活动,邀请院士专家、行业同仁、企业代表建言献策、群策群力,共同构建肥水行业新发展格局。

通过这几天的参会、逛展、采访,我们发现,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肥水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传递出以新质生产力更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号。在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主持的主题报告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组长张福锁,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建设专家组组长徐明岗,中国工程院院士尹飞虎团队石河子大学节水灌溉专家王振华教授等三位院士专家聚焦粮食安全、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内容,从土、肥、水三个维度交流思想、碰撞观点、洞察未来,为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推动肥水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

当前,我国肥料产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张福锁院士深入分析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和农业绿色转型新形势下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迫切需求,提出我国肥料产业要向绿色智能方向发展的战略定位,强调要充分挖掘肥料行业新质生产力,最大限度发挥植物、土壤、微生物、养分与环境之间的协同效应,不断提高肥料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工农融合,实现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他明确表示,农业绿色发展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减肥增效,即减少肥料使用量的同时保证产量或小幅增产;第二步是绿色增产增效,即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增加效率;第三步是绿色高产高效,实现环境保护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和谐统一。

土壤是粮食安全的基础,藏粮于地是国家战略。徐明岗院士在题为《有机肥培肥地力及高效施用技术》的报告中系统总结了我国长期定位试验结果,提出要科学增施有机肥,做好有机无机配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带动耕地产能提升,是有效支撑大面积提单产、助力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路径。他表示,有机肥替代传统化肥的比例达到35%左右时,既能保持粮食高产,又能防止土壤酸化。他的团队已经在江西和湖南等地推广有机肥,并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土壤肥力的诊断,帮助农民找到合理的施肥模式,实现减量增效。

针对我国地少水缺的严峻形势及水土资源不匹配的现实问题,王振华教授以滴灌水肥一体化与新时代坎儿井为例,强调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有限的耕地上种出更多粮食,通过推广应用适应绿洲农业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进一步挖掘我国干旱缺水地区增产潜力,支撑节水农业高质量发展。他认为,滴灌为肥料提供了更好平台载体和广阔舞台及专业化产业方向;肥料通过滴灌实现了更高利用价值和效益产出;滴灌水肥一体化使得滴灌与肥料双向奔赴,相互成就;滴灌推广原动力是节水,驱动力是通过水肥一体化增产增效,爆发力是在新时代坎儿井的大力推广。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宪法主持的节水增粮专题报告会,邀请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占祥、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李云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资环所所长王立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林利龙、国际锌协会中国项目主任樊明宪先生等各大科研院所的专家,聚焦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旱作节水增粮、水肥一体化大面积提单产和十五五节水农业发展建议等内容,从工程建设、技术应用、科技创新和发展规划等四个层面,探讨发展节水农业支撑粮食产能提升的方向路径,凝心聚智谋划十五五节水农业发展。

76a1f0bbe2e4696f2c03df5cdd4b9370~tplv-tt-origin-web_gif.jpeg

分享